KEYWORDS: Calligraphy And Architecture
关键词:书法与建筑
2019年10月12日上午,“书· 非书:2019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节”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览持续至10月24日。本届艺术节以“守正出新,行健致远”为主题,希翼从书法艺术的核心问题和本体语言出发,以此促进和展示现代书法的当代实践。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王冬龄教授担任总策划,共26个国家和地区的82位艺术家参展,并盛邀国内外最具权威的21位专家学者代表作为顾问出席学术论坛。本次展览分为「致敬经典」、「返本开新」、「和合共生」三个版块,从不同维度描绘一幅近代中国书写长卷。
戚山山携其 “非书”作品「开通褒斜道 | 安之若宿·山」参与本届艺术节。此次参展作品名称「开通褒斜道 | 安之若宿·山」引于《开通褒斜道》,全称《汉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其记叙了汉中太守钜鹿君,奉诏开凿褒斜谷通道及修建有关设施之事。书法是座山,本参展作品以开通碑为名意在取其开通之意,穿行山林之境。
媒介:建筑非建筑
戚山山
建筑非建筑。
跌宕的屋顶与遮蔽的路径,重叠的梯台与攀沿的坡地,闹热的街市与邈远的山林,交织在一起,建筑立面的消解,让建筑隐匿,也重新定义了山势场域的“存在”。建筑的形成,亦如书法的笔势,墨迹过处,构造出“另世界”,这是“2.5维”的世界,源于对不同情境中时间和空间叙事的试验,用来推演心中遐想,让光影、线条、故事和记忆在错位中重合。传统与乱书,木构与场域,网格与叠加,在建筑、书法和绘画之间游离。乱而不乱,心生愉悦。回望山水,即是一卷立体书画,也是一种对世界保持惊奇的姿态。
「开通褒斜道」
砼、钢、木、玻璃、青砖、筒瓦、火山岩
高清喷绘、水墨
2500 sqm
2017/3-2019/3
KEYWORDS:ACADEMICS
关键词:教学
2017年4月9日,在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展览分为如画、材料、椅房、批判 / 混响 / 边缘、建构、观绘、书写、虚无 / 城市等八个板块,以教学的实验性为唯一标准选择参展教师和课程,课程范围涉及五年制全部教学课程与四年制的局部,是对建筑艺术学院「实验建筑」教学探索的一次全面展示。
借本次展览的契机,山山对自己近年来的教学思路做了系统性的反思与梳理。
【不断实验】教学思考 - 不怕虚,虚得实在
戚山山
2017年8月30日
一条线可以看出不同的界面,看到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建筑的敏感。敏感是一个很好的词。
KEYWORDS:ACADEMICS
关键词:教学
[线性建筑] / LINEAR ARCHITECTURE
i. 起源 - 10个有趣的关键词所引发的故事 +“线性”
ii. 表达手法 - 复合维度的解读
I. 文学 |关于叙述,关于线索、主线,关于平行、交替、
多维度共存的端续,存在与不存在,关于线性的深层理解。
II. 实验| (一系列惊奇的表达方式的探索和尝试)
III.建筑|关于线性形态的认知,关于 the play of presence & absence,
关于对于“存在”的干扰,关于复合维度的表达和游戏
「线性建筑」是第三年的教学实验。如果说第一年的文学线索,是关于叙述,关于线索和主线,关于存在和消失,关于线性的深层理解;如同德里达说,“Space is the disruption of presence”,那建筑则是关于线性形态的认知,也关于存在和消失,是一场关于复合维度的表达和游戏。
写作仍然被保留,但更加注重于前期逻辑线索的研究和形成,结合数学和几何示意图,注重一个“不可能空间”的“绝对可能性”并加以论证。最有趣的绘画训练也被提升和强调,意识到绘画可以是美院教学的一大特色,也与建院大一的训练做一个很好的呼应。而这次的绘画训练的目的更加鲜明,着重关注空间的延展性和叙述性,而非事件本身的阐述或虚构性。
而此时的建筑训练,也更关注于2.5维在不同尺度下的缩放,包括城市尺度,以及人的尺度。2.5中这个神奇的0.5,即是作用于勾连不同维度和尺度关系的。如果2.5维的思考和训练可以使自由穿梭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尺度,做到小中见大,大中见小,那2.5维就达到它的目的了。
「线性建筑」特别关注线的存在与消失,包括在大尺度和小尺度之间的引导和变化。 例如,金奖获得者许钰研究的是建筑最基本语言— 墙,墙即是建筑表达中最普遍的线,可以引导人得所有行为、动线、甚至是事件的发生。它不是一种界面或界线,而是一个引子,是带动人靠近、通过、转身甚至掉头的一个线索。 城市图书馆作为设计的一个功能载体,其成例的书本需要依附在墙上,与墙结合一体并赋予墙体一种信息,成为某种索引。2.5维的介入,是希望在寻找书的时候可以抛掉电脑式的检索,而感知更为建筑的引导。
这一年的教学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不断实验」的这一年。在 “不断实验” 的教学展上,王澍老师把我前三年的毕业设计课程经历取名为 “虚无/ the void”, 有丝诧异。一想也对,之前的教学依次为 「另 · 世界」、「另 · 事件」,重点就在这个 “另” 字上。 虚,即是另。
虽然围绕的线索是 “另”,我并不觉得这对于建筑教学的理解是超出常理或不着边际,反到是紧咬着逻辑不放,一直追问学生一环环设计判断的 “深层逻辑是什么?” 这个 “虚无” 必须实诚,得追根盘底地问究竟。所以说,「另 · 世界」、「另 · 事件」一定是关于千千万万饱满的世界,和环环相扣且饱满的事件。
说小说与建筑有关联,也是最广义的关联,例如故事本身的线性或非线性逻辑,空间、时间上的线索,或小说结构本身。而更重要的关联,是关于精确度,因为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先写小说,再画画,做装置,然后是建筑,从文字结构到形式空间再到场景层层叠加,这条人文的思考线索需要清楚的认知和准确的表达。所以即便是让学生把吃饭的行为轨迹记录成空间轨迹,也是训练抽象的精准,和再现的精确。
《ALONG THE WALL》 许钰-获2019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林风眠创作奖金奖
作品阐述:
我研究的是一种最基本的建筑语言——墙,它可以引导人得所有行为、动线、甚至是事件的发生。它不是一种界面或界线,而是一个引子。是带动人靠近、通过、转身甚至掉头的一个线索。而图书馆作为设计的一个功能载体,书本是需要依附在墙上的,它和墙结合一体。它就赋予了墙体一种信息,使其成为一种索引。在这个设计中,我希望人们在寻找书的时候可以抛掉电脑式的检索而感知更为建筑的引导。
导师评语:
许钰的毕业设计创作和论文研究非常优秀!从Fiction阶段中对于线性空间和几何逻辑的推理和定义,到Idea-gram阶段的表达和再现,及Architecture 阶段对于2.5维空间阐述和界/面的独特建筑语言系统的梳理,思维一贯严谨、逻辑性强,且想象力丰富,是非常难得的毕业设计创作过程。
KEYWORDS: Calligraphy And Architecture
关键词:书法与建筑
《王冬龄:竹径》
Wang Dongling: The Bamboo Path
[美] 巫鸿 主编
第一部分:论述——学术研究
竹径
戚山山 | SHANSHAN QI
开篇 | INTRO
2016年11月,有幸参与北京故宫太庙王冬龄老师「道象」个展,之后继续探究书法与建筑的多层关系,现代书法所投射的多维度空间逻辑,特别是作品的形式呈现和作品的语义开显之间到底有多大弹性。得闻今年(2017年)8月王老师将于OCAT深圳馆再次举办个展,翘首以待的同时也希望有机会献绵薄之力,有幸受王老师再次邀请同往安吉竹林商讨展览事宜。
“竹身书字,捏油代墨” 是王冬龄老师此次尝试突破的一种当代书法艺术展呈形式。王冬龄老师的乱书创作本身就是 “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贯潇洒得可以。而将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载体(例如乱书、毛竹、透明亚克力、工业厂房、路径等)并置,矛盾随之激发,诸多既有的概念或刻板印象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义。传统书法与竹子的结合呈现,自古有之,竹简就是最好的例证。某种程度上相比,乱书于原竹,更倾向于一种璞真的原始状态。
竹子 | BAMBOO
“卧虎藏龙” 长于博弈,在于一切力产生于己身和外物之间。
安吉的毛竹,或单打独斗或三两一合,“乱” 布于山林之中,是否恰好接住乱书的招式?
展览布置在都市中的工业厂房内,山野竹林的原始状态就不能被复制。展览空间需要被某种程度的介入。那如何介入?
无论乱书招式所连成的路径,还是展览空间所需的路径,姑且称这些线型关系为 “径”,那 “径”(关系)的定义又如何?
竹径的产生应基于乱书本身的艺术特性,及基于竹林本身产生的肌理状态,并非刻意附加的展览性游园体验。
竹径的理解不是造景,不是定格,更不是游园的移植。犹如现代舞蹈早已打破古典芭蕾的观赏定义,不再格式化阐述故事本身。一切创造都是即时发挥,己身表达。厂房本身也成为乱书这场现代舞蹈的“黑盒子剧院”(Black Box Theater)。
方案 | SCHEME
I.叙事竹径 | NARRATIVE PATH
自安吉归杭后,多方商议展呈方案最初的构想:用电影脚本的手法刻画叙事性场景序列。
自展厅入口构想人的步法,将人在空间的游历抽象明确,“入口—前行—转弯01—转弯02—前行—观景—转弯03—出口”,这其中有行走,有停留,有回望,有凝视。
(图1-方案一平面图)
竹子错列出几何路径,人在行走时平行观展。路径尽端载入装置墙,呈现王冬龄老师百幅方形水墨画小稿。装置墙顶天立地,正方作品以镜面玻璃分割、框悬,产生多方位立体反射,无限蔓延的视觉冲击。
(图2 - 方案一轴侧图)
除此之外,着眼人的行为和速度。在竹径中行走,观书的角度不断切换、闪变,错列竹身上三维呈现的乱书,重叠交映,产生奇妙高速的穿梭感。这也是将竹径抽象为几何形式后的影响之一,乱书带来的视觉冲击得到最大化强调。
(图3 - 方案一效果图)
II.留白 | WHITEOUT
初稿商讨后,察觉第一稿方案对人的行为有引导,却也附带隐形的限制:行为的发生可能只在明确的路径中,却缺失了 “场” 的存在。
自然界的竹径是绝非线性,是交织的 “网” 或 “场域”,正如王冬龄老师的 “乱书” 亦是打破简单规则的线形关系,重新定义 “边界”。
如何在展览现场定义 “边界”,确保 “场” 的存在?可否引入并置性载体?
例如亚克力板,其透明的材料特性和视觉穿透力,可以使多组作品在视觉上不被孤立分割,反被重叠展现,更契合乱书富有张力的艺术特性。展呈空间同时也得以延伸,竹径的定义被广域化。
(图4 - 方案二平面图)
(图5 - 方案二轴侧图)
(图6 - 方案二效果图)
III.竹阵 | MATRIX
如果简单说 “竹径”,竹是点,径是线;那对于 “竹阵” 而言,竹是像素,阵是完形。
(图7 - 方案三平面图)
设计过程中穿插了几轮关于 “竹阵” 的设想。尝试探讨 “阵” 的多重可能性,阵局本身的变化和矩阵之间的关系,虚实、形体、罅隙均可引向无数观与被观的联动结果。
(图8 - 方案三轴侧图)
而这些矩阵之间的大面积留白即是竹径,“竹径 -负空间” 的定义被放大。
(图9 - 方案三效果图)
IV.抽象竹径 | ABSTRACT PATH
“径” 作为关系的发生器,无需附加各种定义。作为乱书的呈现空间,“径” 必须抽象到极致。
结合场地出入口的位置,连接两点正好可以带有张力地斜切展览场地本身。但视觉的过程和终点必需呈现竹书作品本身,所以在路径中间会有一次微妙的错位,正反向观展途径中都不会视觉空白。人体行走过程中也随之获得一次转折换步和视觉切换的契机。
(图10 - 方案四平面图)
(图11 - 方案四轴侧图)
(图12 - 方案四效果图)
如论如何,这是一个当代书法展展呈方案的理想状态。
原文刊载于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冬龄:竹径》主编 巫鸿 第 P30-P39
KEYWORDS: Calligraphy And Architecture
关键词:书法与建筑
2016年11月6日,山山作为第三届《诗书画》年度展——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嘉宾在《诗书画》年度学术座谈会发言,针对此次展览浅谈建筑与书法的关系。
媒介:书法与建筑的交织
戚山山
关于书法,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关注的是’“书法”之外:书法的媒介,书法与空间与人的一切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展,书法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搁置在一个展示台面内,这部书法成了唯一被所有人关注的对象。旁边或许还写着请勿触摸的告示,杜绝了除了视觉之外更多维度的感知或互动。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法作品时,承载它的这个空间,即便再好,都是被忽视的,就像相机对焦时被模糊的背景。而假设关注点被调回到空间尺度,书法作品本身因其尺度过小反会被忽视,因为肉眼可看到的距离或可集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里,书法与建筑,同为艺术,但似乎是隔离的,互不相干,不可兼得。我认为这种关系倒是可以通过另一种设计思维去突破,使两者互通。
书法,必须通过一套媒介的互动才得以呈现,被人感知,所谓习惯上的文房四宝。王冬龄老师在太庙所展现的巨作 [道象],传统的笔墨纸砚被替代和转译了:以长杆为笔、白漆为墨、不锈钢镜面为纸、油漆桶为砚。此时,书法作品不在一张36厘米*32厘米的宣纸上,而是呈现在3.6米*32米的反光界面上,媒介变了,载体变了,尺度变了,书法与人之互动的法则也就变了。在太庙,王冬龄老师的书法作品成为了一个广义上的“物”,在这个极其具有特征和富有使命的空间里,我们关注的则是 “物”与人的一切互动。而这件“物”的材质—不锈钢镜面,作为反映周遭环境的荧幕,又进一步增加了与人与空间的互动。字在镜面上,字在空间里;人在空间里,人在镜面里;人、与字、与镜面、与空间四者交织。在这里,在太庙,书法已不代表书法本身狭义上的功能。
其实这就是建筑,“与人最根本的互动” 便是建筑所关注的最基本话题。建筑区别于建筑物,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建筑是思考与之发生关系的内容,包括微妙的社会矛盾和张力、包括自然与非自然的定义和状态、包括历史和未来的连接和转译。 我一直认为,空间是有态度的。太庙的气场不仅体现在它浓郁的历史、文化积淀,还在于它是一个有着强烈态度的场所。太庙的态度在于它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空间,庞大、气势恢宏。在这里人的一切感知都被重新协调,我们的行为举止被建筑所控制,呼吸抬高了,注意力凝聚了,并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虔诚朝拜。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书法不应仅是方寸纸面上无力的展示,而应该通过某种与太庙相似且富有张力的方式来引发人的共鸣。而[道象]相对的大尺度与充满力量的形式语言,和太庙的空间气场非常契合,促使人们产生类似的情感与行为。
其实,这样大尺度的书法界面竖立在太庙中,已成为建筑语汇中的“屏”。我们一直称 “王老师在太庙办展”,这里王老师的书法展是“事件”,太庙为“地点”。太庙二字,仅增强了事件的权威性。其实反过来说,真正就空间平面而言,太庙为全部,书法字架仅为一条线。它的出现成为了这个建筑布局中新添加的一笔,从空间逻辑出发去思考,这一笔该如何勾勒呢? 作为一种建筑语言,这条屏风“线”和太庙里的柱网“点”一样成为空间逻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线”与“点”是如何组成这个新的平面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立体上,屏风的功能是分隔空间或阻挡视线,所以这一笔,一定分界着两个空间,那我们又如何定义这些空间的划分。它既然成为了建筑构件的一部分,是否有义务去遵循建筑本身构图逻辑的原则。柱子的功能作用不仅在于结构支撑,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语言中的严谨逻辑,并且是引导人与太庙空间关系和动线感知的重要线索。太庙的柱网结构本身是引导人纵向进入,现在加入的这面“屏”,改变了人的动线,引导人们横向观看作品。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把书法呈现在一个媒介(屏风)上,又将这一媒介植入建筑(太庙)内。我们可否直接跳过这个中间媒介,例如直接将王冬龄老师的书法呈现或投影在太庙本身的纵向巨柱上,使字与建筑的关系更切合?此时书法不只是平面文字的表现,而是成为了立体建筑关系的一部分,柱网成为体现故事和文言的媒介本身,太庙更为贯穿历史和当下的一个态度。诸如此类关于书法和建筑关系的思考,我们又该如何去定义和呈现?
从前书法与建筑不产生太大关系,现在王冬龄老师的[道象]与太庙同时开始与人产生互动。而书法与建筑如何相容为某种交叉且统一的逻辑形式,这又是一门有意思的学问。
KEYWORDS:The 'Other' World
关键词:另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展于5月中开幕,此时象山美院14号楼建筑艺术学院展厅,达到了历年观展人数的高峰。接踵而至的媒体和观展者中,有人怀抱猎奇,有人品玩表达形式,也有人思索建筑教育的应有方向或报以批判。而他们都对这次展出拥有共同的印象——语汇的混合、表达的开放和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外界闻到了破茧的气息,即使难以准确描述这气息从何而来,但确乎感知到它的存在。为此,我们邀请了今年毕设【“另”世界】组的导师山山(Shanshan QI)进行一次带有目的的谈话,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从本年建筑系毕业设计的初衷和内容、建筑学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美院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平衡等方面,讨论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篇谈话记录并不是一次组织方的猎奇之旅,也不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体验复读。我们不仅希望尽可能真诚地解答毕设真相,更希望能给读者(无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或从业者)带来一些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批判和共鸣。
THE 'OTHER' WORLD
【“另”世界】
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通种四种媒介(文字、视觉、实体、空间)的交叉提炼,实现从模糊到精确的逻辑跨越和系统表达。
KEYWORDS:One-dimensional
关键词:一维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小 说】 与 作品
Writing, a form of expression.
Fiction, a form of writing. It is any work that deals, in part or in whole, with information or events that are not real, but rather, imaginary and theoretical—that is, invented by the author. It includes the characters, the plots and the settings. It pictures the thoughts,the actions, the language, the appearances, and sometimes the exposition.The First Part of the studio asks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fiction that is unwrapped and generated from a word(s) chosen above.
选择小说作为课程开端,源于文字的可接触性和系统性 —— 相较于其他可记录的文字交流形式,语言思维有更为直接的接触。不同于“借鉴文学模式认识建筑”的方式,“另”世界小说的构想来源于作者自己创造的文学,即“自我表达”:建筑师本身即作为小说家去认知世界,并付诸建筑。主观驱动力推动学生极尽发散思维——既有世界构想的而发散,也有表达方式的发散。再者,语言作为一种均质的表达又不同于绘画等本身包含层级系统的形式。构思一篇小说,需要学生在被局限于书写方向和顺序的表达中构建丰满立体的系统。
写作,人类表达方式之一。
小说,文字表达的一种形式。笔者想象、设计并虚构处理着部分或全部内容。它围绕刻画人/物、情节、环境;并对心理、动作、语言、外貌、场景等有着具体而深入的描写。人们常常忽略用一篇小说,一部电影或者一幅画作为建筑设计的直接来源的想法,这是在该毕业设计课中希望实验的。小说可能是设计作品中平行或并列存在的表达方式之一,也可能是设计者自拟的最富有感情色彩和具有责任心的设计任务书。
DIRECTORY 作品目录
"Owl Express"《猫头鹰快递公司》
Hanbing Zhao 赵寒冰
Chunwei Wang 王春威
"Bees Gift"《蜂群的礼物》Hangxu Wang 王杭旭
"Sectional Cooking"《烹调的剖面》Yiling Zhou 周轶玲
"Play"《戏》Yingzhen Wu 吴颖甄
"Supermarket Killings"《超市杀人事件》Dongying Liu 刘东英
"Dream Reality"《梦境的现实》Zhijie Zhuo 卓志杰
"Octopus"《章鱼》Chenglong Ma马成龙
"Dust"《尘志》Qifa Sun 孙启发
"Four"《四象》Chong Hong 洪 冲
"Desperate City"《绝望的城市》Jianhui Wang 王剑辉
"From the Deep Sea"《来自深海》Pei Jiang 蒋 佩
"Misha Jellyfish"《水母米莎》Yunting Zhu 朱昀婷
"Ancient Wild World"《荒川记》Siyuan Ding 丁思园
"She"《她》
Didar 泽 达
【EXHIBITION】 / DISCUSSION
【展 览】 与 讨论
TIME: 2014.10.13-2014.11.13
LOCATION: China Academy of Art Xiangshan Campus, Building14
时间:2014.10.13-2014.11.13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4号楼展厅
"For the limitation of writing.
This exhibition maximizes the power of the limitation of writing. Varies actions can be taken when stepping into the exhibition hall-viewing, glancing, guessing, or, reading. There are 15 extremely different fictions, each with an unique setting, plot structure and writing style-the past, the future, the underground, in the space, love story, hate story, action, science fiction, and fairy tales. Yet, each story can only be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when reading closely, which requires concentration, short-term memory and is limited by the direction of writing.This exhibition chooses to break all 15 fictions into parts and mixed their order of presentation with others. All words are printed in the same font , size and format, and fill the entire exhibition hall. Reading, as a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at is signified, is here being challenged."
对于展览的置入以及以此作为戏谑性的“另”世界-小说阶段性的结束,山山觉得这是另一种表达。展览本身即是一种表达,加入一维文字的线性传递和观展者人为酝酿,三者的交互其实是另一种可能性的呈现。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仅仅是作者与文字之间的单向互动,当第三者 —— 阅读者进入时,整个“平衡”状态即被打破。在整个40万字的展厅中,阅读者接受的信息其实并不直观,阅读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近距离个人活动。
“文字提供组织形式内的自由,同时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需要绘画和三维模型等媒介共同参与,小说展的举办将文字表达的单一、均质化最大限度反向放大。展厅墙上呈现着被打乱的非线性故事,展厅中央的展台上放置着15本红色封面的成册小说。冰冷均质的矩阵文字空间,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信息量极度爆炸的氛围,阅读者对信息接受却又充满疑惑。每本册子通过细绳相互串联但却依然在陈展过程中不断失窃,各中无奈却夹杂着被认知的窃喜,同时证明阅读是一种近距离的个人行为。这些事件的发生迫使学生重新思考并进行下一步创作。
文字表达的局限性。
展览希望使文字表达局限性的力量反之最大化。踏进展厅,诸多行为将会产生,瞥、看、观察、快速浏览、猜测、或者阅读。这里有15个非常不同的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设置、情节架构和写作风格,它们各自关于过去、未来、地下世界、宇宙空间、爱情、动作、科幻或童话。然而,每一个故事都只有在近距离阅读的条件下才能被认识和了解,这需要集中注意力、短期记忆和被局限于书写的方向和顺序。展览选择拆分所有这15部小说并相互混合和打乱顺序。所有文字都是相同的字体和大小,并填满整个展厅。阅读,一个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这里备受挑战。”
Condensed Version
Under a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rupting the existing social order, personality in the chaotic world dislocation, irrational control, molecular memory jump out of the brain, robot filled with the whole city, resurrection of the murder victim, owl as a messenger. However, it all just theater a comical farce, world operate as usual, dragon remains in charge of outsider, nine sub hidden track in the world, octopus brother and stem cell division of human cloning longing for a bright future, but I do not know the deep sea jellyfish is planning to a great plan..
15部小说整体串联精简版
下一次科技革命,扰乱了现有社会秩序,人格在混沌的世界中错位,理性失去控制,记忆分子跳出大脑,机器人充斥着整个城市,杀人事件中的被害者复活,猫头鹰充当着信使,然而这一切只是剧场上的一场滑稽闹剧,世界照常运转,龙仍然掌管异界,九子隐迹在天地,章鱼兄弟和干细胞分裂的克隆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深海里的水母正筹划着一个伟大的计划......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
KEYWORDS:Two-dimensional
关键词:二维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绘 画】 与 作品
Drawing, another form of expression.
文字与图像各自作为独立的创作媒介在表达和内容上相互承接,以此实现思维和呈现的交互。作为语言独立存在的文字,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而绘画在交流方面具有超越文字的能力,但本身不具备传达信息的功能。绘画中“一看即懂”是视觉沟通的主要目的,甚至是视觉意义超越本身表达的内容。将小说阶段的内容从文字表述递推到象形思维是扎根于内容表达。脱离内容和依附的绘图训练是单纯的视觉语汇训练,很容易失去社会性,陷入作者个人世界的创作中。绘画将一维小说叙述的时空压缩于二维空间中进行表现,并且在二维空间中试图表达三维空间感。画面中的真实空间感是脱离重力和视觉限制后对真实世界的物质秩序的反映。
作画,另一种表达方式。
Idea-gram 有别于画或示意图,(Drawing / Painting)是一种描摹,是个人情感或现实的一种呈现;(Diagram)则是一种说明,是概念的图示化和逻辑化的展示。Idea-gram 介于二者之间,关注独特的空间与存在,描绘过去与未来,实现假设的幻想与效果。同时它作为一定程度的概念说明,容纳观点、视角和态度,是理论的注脚,是心智与创意可能性的深度探测。Idea-gram 是“另” 世界中“本我”的愿望、情感甚至是潜意识,按照美学逻辑转化成可知的图像,从而形成更多义、层次丰满的表达。新的逻辑形式与旧有议题产生交叉、渗透进而重构,即是一个筛选提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次发散的过程。在此阶段,主观驱动力再次被绘画的多元性和自由度所刺激,情感、议题、场景在新的媒介中得到再次表达和延伸。
《来自深海》(蒋佩 / 钢笔,841×594mm)
关键词:水母
作品围绕小说内容深海和陆地不同生物之间的战争进行描绘,画面使用机械的张力及其联动性表达这一主题。画中主体物为一只机械化水母,在交织错乱的深海背景下,自身运动的同时带动着与之共生的小牧鱼,背景中的齿轮意喻支撑和改变机械化水母运动的必要条件。
《章 鱼》系列(马成龙 /钢笔,841×594mm)
关键词:章鱼
作品用四幅连续的画对应主人公性格的裂变,以线为主创作来源于故事逻辑的回应。
《猫头鹰快递公司》(赵寒冰 / 钢笔、铅笔,841×594mm)
关键词:猫头鹰
通过梳理小说中对投影、幻影的描写情节,作品以画的形式表达不同视角下的世界,渲染出一种不安、不知所措、压抑的感觉。
《真实的虚构》系列(周轶玲 / 钢笔,420×297mm)
关键词:分子料理
作品以抽象的黑白线稿描绘现实世界中主人公所进行实验的场景,试图将观者带入认知的错觉。当熟悉的场景以变相的方式展示时,观者往往又会害怕承认现实。
《真实的虚构》系列(周轶玲 / 水彩、盐及其他,420×297mm)
关键词:分子料理
《真实的虚构》系列以水彩画颜料配合多种材料,意图表达丰富的触感体验。画面描述主人公进入分子时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主人公一样,观者也许会将它们看做“章鱼的触角”,“嘶吼的疯狗”,“光滑的泥鳅”,“助手的气息”。其实它们都取材于分子显微镜下的食物剖面,是最真实的存在。面对未知事物、在未知世界,过往经验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因而“错觉”也由此产生。
《剧场的抽象》《舞台的抽象》(吴颖甄 / 铅笔、水彩,1070×363mm)
关键词:契合
作品以长卷形式展开舞台上演员的心理活动和时间发展的过程。
《视 梦》《消失的位置》《消失的时间》(卓志杰 / 铅笔,594×841mm)
关键词:错位
作品以“无尽的街道”的情节再现支撑小说场景,三幅组画用非正常的尺度关系探讨真实和虚假的关系。《视梦》上半部分看似是天空的繁星点点,实则是一个倒转的密集城市;下半部分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同时又是一个城市街道。当下半部分呈现城市街道上半部分为天空时,左右两边的空白即为沿街的建筑立面。反之,空白即是空白,眼球成为视觉中心,背景像消失了一样。《消失的位置》利用错位的“空间视角”将观者带入非正常的空间体验当中,用身体而非视觉感受空间。《消失的时间》中用静止的画面表达动态的意象,希望观者用主观时间感知、“看”清事物本质。
《森 林》(刘东英 / 铅笔、粘贴、尺规 ,570×830mm)
关键词:快递员、摄影师
作品为三幅组画之一,三幅组画分别对应小说《超市杀人事件》三个情节。《森林》将画面抽象概括为场景的叠加,用尺规做出古典透视吻合的画面结构。
《水母米莎》(朱昀婷 / 钢笔、铅笔,780×830mm)
关键词:水母
作品提取小说中主要场景进行描绘,以二十四个均分的格子衔接情节的起承转合,并对空间边界进行探讨。画面中的各元素如三角、圆、方形等是对小说中角色或事物的抽象隐喻。方格中对不同材质的刻画显现出不同的纹理质感,强调了场景的差异性。其中几何图形的重复是对主体在不同时间所处位置的记载,是对其轨迹的记录、路径的显现。
《同 体》(王剑辉 / 铅笔、水彩,594×841mm)
关键词:干细胞
作品以细胞分化、重组,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最终融为一体为原型进行创作。画中有梁板柱和楼梯等建筑要素,微观来看,它是一栋建筑;而宏观来看,它便是一座重组后的城市,柱子会变成独立建筑体,楼板可看成广场空间。画中内容是动态的,在这种多样性的同构关系中,原型的变化到一个程度,或许会出现另一种结果,正如将该画顺时针九十度旋转观看,呈现的空间是别种趣味。
《突变的城市》《分离》(王杭旭 / 色粉笔、水粉,594×841mm)
关键词:大脑、变异者
作品对小说《群蜂的礼物》重新定义和解释,将小说中漂浮均质的城市用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城市根据规则进行自我运转,红线代表突变的秩序(对应小说中机械世界的病毒),同时暗示主人公是秩序的一部分,融入整个城市系统。画面用黑白红三色表达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EXHIBITION】 / DISCUSSION
【展 览】 与 讨论
TIME: 2014.11.07-2014.12.15
LOCATION: China Academy of Art Xiangshan Campus, Building14
时间:2014.11.07-2014.12.15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4号楼展厅
"Exhibition 1: Fiction" focused on the limitation of writing. There were 15 extremely different fictions, each with an unique setting, plot structure and writing style - the past, the future, the underground, in the space, love story, hate story, action, science fiction, and fairy tales. Yet, each story could only be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when reading closely, which required concentration, short-term memory and was limited by the direction of writing. The exhibition chose to break all 15 fictions into parts and mixed their order of presentation with others. All words were printed in the same font , size and format, and filled the entire exhibition hall. Reading, as a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at is signified, were being challenged.
"Exhibition 2: Drawing "as another form of expression, is not to add or help to explain the original fiction; but rather, is to illustrate The "Other" World with new attitude and position . It focuses on its form, condition, grid, order and systematic relations. It can be no-gravity, dispositioned, complex, chaotic, and without the regular rules. 15 stories become in 49 drawings - unlike the writings in Exhibition One, which were shown as a form of "elevation," here, each drawing is presented as a complexity of "section."
绘画展是将15个各不相同的故事以49幅画的形式进行陈列,每幅画用相同的画框进行装裱并用相同的间距一字排开展示。画以个体为代表产生不同的分组,每组画之间又相互阐释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整体。画展希望通过充满艺术张力的线条和色彩吸引观者停留或思考。观者也许很难从单一的绘画中走进作者庞大的“另”世界,但感知和情绪被画牵引,思维不自觉开始探索绘画背后的故事。作者与观者直接信息和情感的联通由此建立。
“展一:小说”针对文字表达的局限性,作者们通过文字刻画了15个非常不同的故事,其都具有独特的设置、情节架构和写作风格,它们各自关于过去、未来、地下世界、宇宙空间、爱情、动作、科幻或童话。然而文字作为载体,它对于视觉的局限性体现于——每一个故事都只有在近距离阅读的条件下才能被认识和了解,这需要集中注意力、短期记忆和被局限于书写的方向和顺序。展览则选择拆分所有15部小说并相互混合和打乱顺序,所有文字都是相同的字体和大小,并填满整个展厅。阅读,一个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小说中备受挑战。
“展二:画”作为另一种表达方式, 不是填充或辅助解释原文字部分,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展示和阐述“另”世界。它关注自身的肌理、状态、网格、秩序和系统关系,它可以是无地心引力的,是错位的,是交织的,是按自身规律变化的,是不受常规限制的。15个非常不同的故事以49幅画的形式展出,不同于展览一中“立面”式的叙述性文字,这里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剖面"体系。
LINKS 相关连接
“另”世界Ⅱ 绘画展 视频
KEYWORDS:Three-dimensional
关键词:三维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装 置】 与 作品
Installation, a form of expression.
装置,一门综合展示的艺术形式。
装置是对单一维度文字所创造的意识与二维平面绘画所描述的感官做出的极限表达。展览使得场地、材料与情感的综合达到最大化。装置像是被作者创造出的另外一个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的宇宙的途径。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装置是由小说与绘画两种媒介发散思考凝结的载体,再由此出发,发散至建筑方案表达的转变节点,代表着作者创造的“另世界”表达形式的极限与思考的极限。装置的制作与解读有着诸多不确定性,虽然装置有着精准的外形,但却很难准确的传递给观者精准的信息,这是与相对理性并具备逻辑的建筑学相冲突的。装置辅助建筑学思考的局限性由此产生。
《精神架构》 (卓志杰 / 铁丝、白色涂料、透明图片)
关键词:错位
作品以时间为线索,探究人对原始世界的感知、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质疑。装置用白色的铁丝分别用黑色的背景和白色背景来凸显和模糊整体。
《自我构建》 (王杭旭 / 黑色亚克力、竹条、宣纸、镜面反射膜、八音盒、凸透镜、射灯、钢索)
关键词:大脑、变异者
作者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将倒挂的迷你舞者投影成正立、放大、清晰的影舞者像,进而研究手语投射的可能性以及手影对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推动。
《错觉的剖面》《牵制》 (周轶玲 / 白蜡封面、松木底座、卡纸板、石膏、线)
关键词:分子料理
作品悬挂着的部分代表建筑、城市,或者说是世界的缩影。利用薄薄的混凝土材料或者石膏,表现这个立体的世界本只是一张平面的纸通过不断的折叠变化的状态。
《细胞的回忆》 (王剑辉 / 木板、玻璃镜面、铁丝网、透明亚克力、密度板、枯叶)
关键词:干细胞
作品以细胞为原型进行基因转译,利用“基因突变”进行装置创作,试图用空间转译的方式解决可控的老建筑更新及新建筑建立的问题。
《无主之地》 (王春威 / 木、航模版、卡纸、线)
关键词:魔术师、视界、龙之九子
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部的四个长方体空间,另一部分是外部四周的挡板。内部的四个长方体空间由一个个独立的空间相互交织组成,同时这些空间都是根据虚拟的人的尺度进行营造的,每个长方体自身内部的空间是相互发生关系的,同时四个长方体彼此之间也是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身处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望的关系,空间与空间的呼应关系。
《思考》 (刘东英 / 木筷、皮筋、木架)
关键词:快递员、摄影师
《行头箱里的世界》 (吴颖甄 / 楸木加黑胡桃木蜡、牛皮纸、白色卡纸)
关键词:契合
作品在全部闭合状态时像一个演员的“行头箱”,演员的服装、道具和化妆用具都能放在里面。这个箱子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有各种打开方式和“机关”。
《池鱼笼鸟》 (蒋佩 / PCV、铁丝、镜面板)
关键词:水母
装置设想与人互动,进行一场被动游戏,由镜面立方体和铁丝笼按不同的组合方式排列构成游戏场地,场地中镜面体之间的互相反射为阵列增加了视觉层次。观者进入阵列后被镜面连续反射,不断穿梭在镜面立方体和被套着铁丝的镜面体之间形成“我在镜子里”、“我在笼中的镜子里”的意识,直至终点忽见一座空的铁丝笼,下意识的幻想“我是不是在笼子里。”
《音 云》 (洪冲 / 风铃管、铁丝、填充棉)
关键词:四象、混沌
作品用大量圆柱杆件链接代表一栋栋垂直的高楼,它们在规整的网格中参差不齐的生长,如同风铃一般相互碰撞,观者也可以用手去触碰圆柱杆件,形成互动。在圆柱杆件的中心有一个主要的杆件与底部“规则”相连,而“规则”则是由一个一个三角形组成,由我自己设定的数据对每个三角形进行形变,由下自上生长,整体看似混乱但内部结构却十分的牢固,这能很好的表达规则中的随机性这一概念。
【INSTALLATION】 / DISCUSSION
【装 置】 与 讨论
TIME: 2015.1.15
LOCATION: China Academy of Art Xiangshan Campus, Building14
时间:2015.1.15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4号楼展厅
装置,介于一维文字、二维绘画与四维建筑之间的三维呈现,它是一种无限遐想的高度凝聚与思维表达的高度提纯。
装置作为极端开放的艺术形式,可以容纳大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媒介表达形式的极限。装置同时是小说、绘画与装置三种媒介中思考的极限。展览使得场地、材料与情感的综合达到最大化。15个个体以各自材料以及制作逻辑,进行不同的空间操作,完成15组“另世界”装置。它们相互独立,却又无边界地相互冲突与融合。无论材料制作是否符合经验逻辑,也无论空间是否存在合理,其判断的标准本身就建立在经验性认知的前提下,因而装置可以说是生活经验的延伸。广义上讲,装置串联虚拟的建筑事件、作者制作行为事件与观众观看行为事件,三个时空维度的事件不重叠但可相互观察甚至互相影响,装置集合所有事件信息而成为最具智慧的媒介形式。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
KEYWORDS:Four-dimensional
关键词:四维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建筑(Architecture)作为平行穿插于小说、绘画、装置三种媒介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媒介,是对“另世界”最直观精确的表达,不同维度、不同时序和不同体系下的设计在此统一为最终表现。在多种媒介交互中不断解读并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最终在空间营造中付诸实现,以建筑再现“另世界”。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其中事件(Events)的交互性构成建筑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常规空间、非常规空间、作业空间、之间的空间、突发性空间、“流通”空间、“展示”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另’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被精确表达,是整个“建筑思考”过程中的最终期待。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There happen to be tremendous exchange barrier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with the whole. Facing such barrier, an individual appears to be very small and weak.
个体与整体,个体与整体之间充满交流障碍。在障碍中,个体十分渺小与微弱。
关键词:手影 孤儿 影像
作品简述:
基于一维小说到二维绘画到三维装置再到四维建筑的演变,从关系上反思孤儿院的孩子缺少关爱,爱可以来自社会上的家庭,但也可以来自于孩子自身。从而以孤儿院中单个孩子视角出发,将建筑做成孩子们游乐与交流的场所。通过透镜成像系统将孩子微弱的语言转换成可放大的影像交流方式、游戏方式,从而建立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趣味性交流,让孩子们融入群体进行自我思考并系统性地梳理以影像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思考方式。
开始的时候:
小说《蜂群的礼物》描述了主人公莱卡极度向往未来的机械社会。在一次世界巨变后,机械世界完全不受人类控制变成一个变异世界。莱卡遭遇变故后与机械世界相连成为半机械人。此次意外令莱卡不幸感染机械社会病毒,卷入与机械智能时代争夺身体控制权的斗争并从中追寻自我意义,从而引出关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随着主人公自身命运的变化,机械社会与人类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The event of individuals turning into "the whole", is a struggling process of the individuals being assimilated in a closed environment.
个体“被整体”的过程,是个体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被同化和抗争的过程。
在这之后:
我对小说《群蜂的礼物》重新定义和解释,将小说中漂浮均质的城市用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小说中存在这样一个漂浮的城市,“他”是均质的,依据一定的规则在自我运转。建筑不再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某个场地上,而是随着整个城市进行迁移。城市根据规则进行自我运转,红线代表突变的秩序(对应小说中机械世界的病毒),同时暗示主人公是秩序的一部分,融入整个城市系统。在机械化的城市中会出现一个趋于同化的现象,就如同图中抽象的方块一般,不断复制。红线所指的秩序则是与这种趋同的抗争,不断穿插、冲击死寂的城市成为巨变的诱因。真正的丰富与变化需要一个不断丰富的诱因和规则。
(《机械城市》系列 594×841mm,色粉笔、水粉)
The aggregation of Hand-shadow and Lens-imaging system, allowing the seemingly limited sign language to be transferred into a large interactive media, and becoming a strong communication tool.
手影与透镜两个系统,将微弱的手语转换成可放大的光影互动媒介,从而形成强有力的语言。
转译成建筑:
我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孤儿院的关注,孤儿和孤儿院是一种抽象关系的载体。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社会同化他们、他们互相同化的过程。作为“人”的起点,在他们身上有着最简单、最原始的人性和动物性。孤儿院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矛盾最突出,个体与整体都无比强烈的封闭小社会。
教师们要面对的将是人性最本源的问题:最善良亦或最邪恶融合在一个如白纸一般的个体上,同情、好奇、嫉妒、贪婪等人性最直接的情感扑面而来。我渴望在孤儿院中置入打破现有秩序的要素,由此激发孩子们最本源的人性:对自我之外的世界思考、团体的归属感。于是,出现了「手影孤儿院」,通过手语和透镜成像两个系统,将微弱的手语转换成可放大的光影互动媒介,手语通过影像控制放大并投射到特定位置形成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A weak gesture is transferred into a strong shadow language — such media exchange also indicate the means of the ontology.
微弱的手势转化成强有力的光影语言,并在作为交流媒介的同时,包含了脱离本体的意义。
如何去实践:
影像成为孤儿院建筑设计的先导要素,本身包含了事件与空间的多重含义。在系统性的控制下与建筑意图相互叠加,继而产生空间与事件的聚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凸透镜系统结合。装置「自我构建」将倒挂的迷你舞者投影成正立、放大、清晰的影舞者像,强调渺小个体的意义同时也是对透镜成像系统研究的初步应用。在此基础上,调整光线角度使单个舞者通过镜面反射之后汇聚于一点,呈现出多样的影像(大小、位置、清晰度的变化)。
(装置 《自我构建》)
通过对透镜成像原理分析以装置进行实践得出投影成像参数变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及清晰度与镜片本身的焦距、孩子与透镜的距离和最终成像的距离和大小直接相关。
影响成像大小及位置的三个变量:F=透镜焦距、 U=物距、 V=像距即1/F=1/U+1/V。
Ⅰ根据物距必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规则,在设定事件与投影系统联系时,镜片焦距等于孩子们可以活动并最终成像的范围即物距。
Ⅱ最终投影距离上限会随镜片焦距快速增长,甚至到达50米以上
Ⅲ在成像范围内有两个主要成像阶段:靠近镜片的一段,最初十几厘米属于快速波动成像范围,成像范围的变化从50米到快速衰减到10米左右;之后的物距范围内呈现稳定的像距并且范围与镜片焦距成正比。
基于以上特点,在稳定范围的种类中选取适合不同活动的范围,即镜片的焦距。将实验得出的尺寸数据和原理作为设计转译空间的参数与法则将孩子们发生活动的范围相互联系同时研究孩子们交流的具体内容,既说什么,为什么说。
再者,通过控制这些变量奠定意图与事件的基础,对不同活动进行分析将空间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确定了投影系统类型:基本投影空间类型、活动空间类型、廊道空间类型和干扰空间类型。
在这个原理下,强调令人陌生的孤儿院在我们的有色眼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同时联系设计主旨:通过设计将孤儿院做成孩子们玩乐与交流的小世界,快乐与关爱来自于孩子们自身。
Fiction is again applied as a means to descript the events in orphanage,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etting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in projection.
再次以小说的方式呈现手影孤儿院中的事件,为下一步具体设定投影时间关系提供基础。
这样美好而温情的建筑出现了:
场景:《MIA 的一天》
MIA 睁开眼睛,睡眼惺忪,墙上跃动着伙伴们的影子,一天旅程即将开始。突然间影子被一个巨大的身影赶走,看着那些四散惊逃的影子,MIA 咯咯地笑起来。管理员又开始抓那些调皮的孩子。到教室坐下,MIA 发现老师今天没有用投影再跟他们讲故事,通常,老师会在镜片后的小空间里用手影给孩子们表演手影与教手语,这让她有些失望。一个巨大的熊的影子闪过,MIA 吓的不轻,调皮的孩子又开始捣蛋了,而那些胆子大的男孩子开始尖叫着追逐大熊,但是大熊慢慢变成了小鸟飞走了,消失在夹道间。孩子们嬉笑着坐下,老师也只能无奈的继续上课。
(小说,插画小册子)
设计以孤儿院中单个孩子视角出发,通过透镜成像系统把孩子柔弱的语言变成可放大的影像,从而建立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趣味性的交流模式。设计以影像为先导,并以剖面操作手法设计建筑不同于传统从平面出发的设计,组织投影之间的关系:比如廊道上的孩子与教室里的孩子互动。基于剖面体系单元型引导结构类型和空间设计,继而在平面关系中出现圆形空间和尖拱式结构单元。通过推演空间类型,让投影的汇聚和穿越形成空间的集聚并且被屏幕即墙体围合(投影位置即墙体位置)。整个建筑可以被想象成无数影像游戏的空间,孩子们穿梭于其间获取新的交流与玩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像可脱离本体产生自身的意义,成为孩子们的玩伴而非简单的物质。
(模型照片)
(建筑图纸:剖面、平面)
【SCENE】
【现 场】
手影孤儿院的创作是在小说、绘画、装置和建筑四个环节中严谨地推进设计的,并且通过不同的媒介促进设计方法论和方案的发展。选题为手影孤儿院,立意新颖独到,充满了建筑师的人文关怀,设计在建筑学本质之一的事件与空间和投影技术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平衡点,充分展示了作者的空间掌控力和系统性研究的能力。
(评图现场:王杭旭与山山)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
KEYWORDS:Four-dimensional
关键词:四维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 建筑(Architecture)作为平行穿插于小说、绘画、装置三种媒介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媒介,是对“另世界”最直观精确的表达,不同维度、不同时序和不同体系下的设计在此统一为最终表现。在多种媒介交互中不断解读并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最终在空间营造中付诸实现,以建筑再现“另世界”。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其中事件(Events)的交互性构成建筑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常规空间、非常规空间、作业空间、之间的空间、突发性空间、“流通”空间、“展示”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另’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被精确表达,是整个“建筑思考”过程中的最终期待。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The nature requires a certain balance among people, and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and architecture. For a global coexistence , all must coordinate, regardless their own edge variables.
这个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人与建筑都要达到某种平衡,无论他们自己的边缘多么参差,要想成为一个整体共存,就要相互契合。
关键词:契合 戏
作品简述:
亘囿,“亘”指时间上的意义,有漩涡、交互的意思。“囿”指空间上的意义,有集精粹之地的意思。建筑功能是戏院,整个戏院是通过两个不同性质的单体的结合而成,一静一动,一仰一俯同时也是连接两个不同气质氛围世界的通道。建筑不论它的形态还是建造的手法,最终都是为了人服务的。而人又是生活在这个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人与建筑都要达到某种平衡,无论他们自己的边缘多么参差,要想成为一个整体共存,就要相互契合。我渴望构建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建筑,从而改变演员和观众单一的职业身份,观众可以加入演员中,演员也能和其他演员、观众产生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指位置的改变和靠近,也指眼神或其他感官的交流)。这便是整个设计的目的。
戏的开始:
小说借助电影《暗恋桃花源》的架构,讲述《三岔口》和《疏泉洗研》两个风格完全迥异的剧组,因为管理员的粗心被安排到同一个剧院排练的故事。《疏泉洗研》剧组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剧场内建搭建了高低起伏的台地,《三岔口》剧组的演员就只能在台地上“摸黑”打斗,而《三岔口》剧组的道具又挡住了《疏泉洗研》剧组演员的正常路径。两个剧组都要不断地被动合作来达到最好的效果。两个剧组从开始的激烈矛盾,到不得已共用一个舞台,再到相互默契配合,直至最后分别是竟有不舍的情绪。
剧场内外:
两幅作品延续小说中对剧场的描述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整个剧场及其周围环境。《舞台的抽象》中整个舞台被高低起伏的台地所充斥并蔓延至观众席区域,观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位置,个子矮的可以选择高处的位置进行观看。《剧场的抽象》用不同颜色的冷暖和深浅表达整个剧场周围环境的速度、密度。剧场中央的舞台是整个区域的核心,是所有人关注的热点,因而用最鲜艳的色彩表示。往外一圈的观众席区域颜色明度与纯度开始降低。最外圈是场外区域,通过窗洞和场内传来的声音来窥视场内正在发生的故事。
《舞台的抽象》 《剧场的抽象》(594×796mm,铅笔、彩铅)
戏台上下:
两幅画作都以长卷形式展开叙述。《角色的世界》表达舞台上演员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武剧《三岔口》剧组要表演在漆黑的房间里打斗的过程,然而现实中他们能看见,但却必须演出看不见的感觉,所以他们的世界是黑白的。画中的空间是错乱的,是他们除视觉之外反应在脑子里的想像图像,也是情绪的波动。《观众的世界》传达的是一个时间发展的过程,但表现的是舞台之下观众通过眼睛传达给大脑的信息然后传化成图像。相对于舞台上的演员,观众更加直白的看到舞台的全局,包括两个舞台剧同时进行带给他们的喜感还有武剧中的打斗给他们带来的刺激。
《角色的世界》 《观众的世界》(363×1070mm,水彩)
The suitcase of an actor, is a miniature of the word.
演员的行李箱就是一个微型的世界。
演出前后:
戏院是一个“闷骚”的个体,外表平静,内在翻滚。在具体建筑之前,延续小说与绘画加入装置,这是从抽象到具象的中间过程。整个装置在全部闭合状态时像一个演员的“行头箱”,演员的服装、道具和化妆用具都能放在里面。这个箱子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有各种打开方式和“机关”。
(《行头箱里的世界》 楸木加黑胡桃木蜡、牛皮纸、白色卡纸)
The design allows for a media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将建筑合体之后,让版画和建筑融合在一起。
戏台的演变:
《疏泉洗研图》是一幅叙事性极强的画。画中文人带着自己的书童从画面的右侧的小房子中出发准备到泉边去洗砚台,而他们所行走的路径是受到所在地形限制的。一段直行后拐入高起的山后面,绕过山后又转回到我们眼前。一段距离后再次转入山后。看起是距离目的地远了,而实际中路径最后会绕回画面中心的泉水边。
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认为的情趣,总是在迂回,不喜欢直来直往,更倾向于迷雾式的东西。大部分中国人喜欢委婉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有一层纱,能看到对方,却又不是十分清晰的,不能完全看透,既近又远。
将画整体看成是一个三维立体,整幅画被台地分成很多个层次,而台地与台地之间又有夹杂着各种可能性的路径,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提取画中房、台、径、树、泉等元素并进行分析,得到第一个单体。
中国传统戏剧常在一个有限的舞台上,利用场景布置和演员的步伐、动作表达宽广的空间和延续的情节。场景布置上,通常通过一两个家具的摆放,来表达不一样的场景。同时,戏剧演员与家具或布景的配合,也能使得观众清楚的明白整部戏剧所要表达的内容,例如简单布置的三棵树,通过角色固定的移动迂回步伐,就能代表穿过了一整个森林。
京剧《三岔口》讲述的是两个人在黑暗的房间中进行打斗。双方都处于“摸索”的状态,每一个动作十分小心。房中布景只有有一张八仙桌,使得两人的动作交流更加丰富,在水平和垂直维度上都有交流。根据《三岔口》中人物动作关系、场景布置等进行元素提取,得到第二个单体。
(《三岔口》剧情)
明清时期,传奇、小说空前发展。这也就促使了传奇、小说中的插画、版画也紧紧跟随着它们的脚步,达到高峰。传奇、小说的故事性很强,包含的内容非常多,通常还要用文字表达人的情感。而版画涵盖的信息量也要与所对应的传奇、小说相匹配。要在平面的一张纸上表达出一整章或者一整节的故事内容是非常考验版画师的功力和想象力的。所以,为了表现更多的故事内容,一张版画通常是以夸张的手法和非正常的透视来表达。
因而选取《苏州古版画》中的《警世恒言》中的四幅版画进行人物、对望关系、路径和建筑分析,并以“田”字形式和不同颜色区分排列。左边部分更趋向于一个仙境,而右边则表现的是市井凡间。结合之前由《疏泉洗研图》和《三岔口》得出的建筑单体,则分别代表了仙山与市井。由《疏泉洗研图》得出的建筑单体有高低走势的台地,即为山的建筑化,符合仙境的地广人稀的空灵感。而相反的,由《三岔口》得出的建筑单体更为热闹。《三岔口》是一部武剧,并且演员身体接触十分激烈平繁,更符合市井之中嘈杂喧闹的环境和氛围。
从仙山和市井两个气氛截然不同的世界出发,作者设想场地氛围上、下两个部分。一是要找到一副高远的国画上水画,二是要找到一副能表现市井人多吵杂,密度非常大的风俗画,而设计的剧院成为两个不同世界的过度同时又能分别融入两个世界。通过大量画作的筛选,我找到了两幅能分别代表两个世界的画: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代表《疏泉洗研图》的仙山;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代表京剧《三岔口》的市井。
亘囿意境:
(亘囿整体模型)
剧院整体设计成一个高度可自由调节的台地,演员可以利用台地不断的变化自己的位置,同时将台地蔓延至观众区形成是高低起伏,从而弱化观众区和舞台的边界限定,使观众能够自由的选择其位置、角度、距离等去观看整场演出。整个舞台能够包容两到三个剧目同时上演,增加了演出的多样化和不同可能性的产生,也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观众可以在剧场内自由的行走,甚至可以加入到演出当中,增加整个剧场的活力。
剧场的外墙采用透明介质,不只是剧院内的人能够参与到演出,剧院外的行人也可以听到里面的声音,通过透的层层的墙隐约的看到里面发生的故事。
建筑内部有可控制开合的天井,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状况调节,并在不同台地上种植适当的植物。
(模型照片)
【SCENE 】
【现 场】
《亘囿》整体巧妙、精致,充满人情与趣味性。作品在小说、绘画、装置和建筑四个环节中与“契合”二字紧紧相扣,运用一系列现代空间语言去解读古典戏台之间的穿梭,戏内、戏外的时间和空间的缩放,并将这个场地事件物品架构于不同年代及内容的古典作品之间。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表现的一次突破性解读和阐述。
(评图现场:吴颖甄与山山)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